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在长效机制过渡期中 市民应有更理性预期

房地产研究中心  2018-01-03 11:43

[摘要] 央行发布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对下季房价,31.8%的居民预期“上涨”,46.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0.3%的居民预期“下降”,11.8%的居民“看不准”。第1是认为短期市场的下行态势,是地方政府干预的结果,是在短期调控压力下形成的,待到后期政策放松,价格天花板又将打开,因而对房价预期

央行发布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对下季房价,31.8%的居民预期“上涨”,46.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0.3%的居民预期“下降”,11.8%的居民“看不准”。对比上季度数据,居民对房价预期指数变化不大。

良好的预期本质上也应是稳定楼市的宏观调控。居民对房价预期未现明显扭转,主因是依旧沉浸于过去的调控逻辑中。第1是认为短期市场的下行态势,是地方政府干预的结果,是在短期调控压力下形成的,待到后期政策放松,价格天花板又将打开,因而对房价预期依然乐观;第二是“9·30”调控潮后,即使商品房已有诸多限制,但房子作为不动产的资产加值依然可见,享受房产增加值所带来的家庭财富上涨,也是市民乐于所见的;第三是供求也在影响居民预期,个别房企以销售手段人为造势,信息不对称下,难免有居民被紧张气氛所骗,认为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还要上涨。

预期不降,需求就还在。若居民对楼市预期一味看好,投机炒作赚快钱的住房消费就将络绎不绝,而刚需客群更会在恐慌中提前购房消费,使市场需求被透支。正确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是有必要的,居民应该知道,没有一个市场是只涨不跌的,这其中也包括房地产市场房价终将会回归市场机制主导,政府和政策不会总为房价兜底,后市预判还需谨慎。

当前,楼市已出现深刻变化,预期普遍扭转还待时日。从人为干预到自动调节,从短效抑制到长效机制,调控新逻辑下,房地产市场运行也显现了新态势。一是差别化调控下,有城市控房价,有城市去库存,地方根据各自不同的房地产情况,因城施策,合理引导需求,更有助于促进楼市稳定;二是从源头出发的调控渐成长效的市场机制。租赁市场发展解决租住问题,共有产权房优化减轻家庭购买压力,户籍制度变化鼓励新市民入户,土地供应多元、出让方式多样从供给端调控……调控正从直接干预,转变为在市场运行规则中发挥政策作用。

因而,在短效机制到长效机制的过渡期,市民应有更为理性的预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